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不同脂质参数与糖尿病肾病(DKD)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检测226例T2DM患者血清TC、TG、LDL-C、HDL-C水平及相关生化指标,计算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以及脂质三角相关指标(TC/HDL-C、TG/HDL-C、LDL-C/HDL-C)。根据DKD临床诊断标准和Mogensen分期标准分为:Ⅰ~Ⅱ期组136例,Ⅲ期组55例,Ⅳ~Ⅴ期组35例。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脂质参数与DKD发生的关系。结果:与Ⅰ~Ⅱ期组相比,随着DKD分期加重,TC、TG、LDL-C、LDL-C/HDL-C、AIP水平明显增高(P<0.01)。LDL-C/HDL-C和AIP与24 h尿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724;r=0.769,均P<0.05)。LDL-C/HDL-C和AIP是T2DM合并DKD患者的独立预测因子(P=0.002;P=0.004)。结论:LDL-C/HDL-C和AIP对T2DM合并DKD病情进展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奥美拉唑联用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返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分成两组,每组60例,治疗组应用奥美拉唑和莫沙必利,对照组单用奥美拉唑,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和内镜变化。结果治疗8周,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内镜复查治疗组、对照组食管黏膜病损愈合总有效率分别为81.6%和5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和莫沙必利联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联合用药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奥美拉唑。  相似文献   
3.
反义TGF-β1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商庆新  袁荣  王炜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1,17(6):325-327,I001
目的 应用反义技术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体外增殖,为应用基因治疗手段改善创伤愈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应用脂质体将反义TGF-β1转染至KF,通过细胞计数绘制细胞生长动力学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①转染反义TGF-β1的KF体外增殖明显降低。②与未转染反义TGF-β1的KF相比,转染反义TGF-β1的KF凋 亡发生率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反义TGF-β1可抑制体外培养的KF增殖,并促进KF的凋亡。  相似文献   
4.
真核表达载体 pcDNA3.1-h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为研究软骨细胞基因转染的可行性创造条件,从而为基因修饰的软骨组织工程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构建并鉴定pcDNA3.1-TGF-β1真核表达载体,经Fugene6介导质粒转染3T3细胞后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TGF-β1 mRNA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结果: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TGF-β1经限制性内切酶Xho I和Hind Ⅲ酶切,电泳后显示1.35kb的hTGF-β1目的片段和5.40kb的pcDNA3.1载体片段,证明重组质粒连接正确;经RT-PCR检测了hTGF-β1在转录水平mRNA的表达情况,表明质粒转染3T3细胞后hTGF-β1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结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正确,并能在真核细胞3T3中表达hTGF-β1 mRNA,为其在软骨组织工程中的基因转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自分泌现象和阻断TGF-β受体信号转导对TGF-β1自分泌的调控。方法 组织块法体外培养瘢痕疾疙瘩成纤维细胞,加入重组人源(rh)TGF-β1(5mg/L)或含缩短型TGF-βⅡ型体的重组腺病毒(50pfu/cell),并用Northern印迹观察它们对TGF-β1极其Ⅰ、Ⅱ型受体的基因调控。结果 rhTGF-β1能上调TGF-β1(30%-50%)和Ⅰ型受体(30%-90%)的基因表达,但不影响Ⅱ型受体的基因表达。短型TGF-βⅡ型受体在瘢痕疙瘩细胞的过度表达减少细胞TGF-β1(50%-65%)和Ⅰ型受体(21%-55%)的基因表达,但不影响Ⅱ型受体的基因表达。结论 瘢痕疙瘩细胞存在TGF-β1的自分泌现象,而缩短型TGF-βⅡ型受体的过度表达可以通过阻断TGF-β的信号转导来降低TGF-β1的自分泌。  相似文献   
6.
自体组织工程化肌腱预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应用组织工程技术研究组织工程化肌腱体内形成的可行性。方法:取成年家鸡的趾深屈肌腱,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肌腱细胞,将在体外扩增到一定浓度的肌腱细胞接种到聚羟基乙酸(PGA)上,形成细胞-材料复合物,体外培养5d后,将此复合物回植至自体右翼皮下,左侧以单纯PGA作为对照,培养后第3,4,6,8周取材,从大体,组织学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术后8周见组织工程化肌腱呈白色,有光泽,组织学见胶原组织平行排列,但仍可见未降解的PGA及少量炎性细胞,对照组则无任何组织形成,结论:自体肌腱细胞与生物材料复合后在免疫功能正常的自体动物体内能够再生出肌腱样组织,新生的肌腱样组织在大体,组织学等方面均与正常肌腱相似。  相似文献   
7.
章晓平  杨斌  孟庆欣 《安徽医学》2011,32(8):1169-1170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无水酒精治疗巧克力囊肿的价值。方法对73例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无水酒精治疗巧克力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3例共81个巧克力囊肿经无水酒精治疗复查后发现治愈率为100%。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可作为巧克力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消朦灵片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Janus激酶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途径5(JAK2/ STAT5)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及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机理。方法:实验研究。选取50 只SD雄性大鼠,随机抽取8只作为空白组。余42只以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诱导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40 只,随机分成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10 只。模型组不予处理,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给予消朦灵片0.1 g/100 g、0.2 g/100 g、0.3 g/100 g进行治疗。治疗4 个月后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血糖变化。通过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视网膜超微结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NF-α、JAK2/STAT5 蛋白表达的变化。对相关数据行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空白组大鼠视网膜中TNF-α、JAK/STAT有少量表达,模型组表达较多,消朦灵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表达依次减少,其中高剂量组表达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1、4.23、3.28,P<0.05)。生物光学显微镜下大鼠视网膜结构,空白组结构正常;模型组各层组织排列紊乱,视网膜水肿,毛细血管扩张明显,神经节细胞数量减少,细胞核固缩,内核层空泡变性;高剂量组视网膜各层排列欠规则,轻度水肿,神经节细胞及内核层数量减少。透射电镜下空白组大鼠视网膜结构正常;模型组外节膜盘中段断裂、溶解、溃变,线粒体嵴消失,排列不规则,视锥细胞形态不规则,核中染色质分布不均匀,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管腔狭窄;高剂量组视网膜外节膜盘间隙扩大,排列欠整齐,部分线粒体肿胀变形,视锥细胞核染色欠均匀,毛细血管基底膜厚度不均匀。结论:消朦灵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TNF-α、JAK/STAT信号通路有显著的调控作用,能有效防止糖尿病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H.pylori感染并血清胃蛋白酶原阳性与胃息肉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80例胃息肉患者作为实验组,8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均进行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和血清胃蛋白原浓度检测,比较两组及亚组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及血清胃蛋白原浓度。结果 实验组H.pylori感染阳性率为68.75%,对照组为61.25%,两组H.pylori感染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炎性息肉组、腺瘤组H.pylori感染阳性率分别为78.13%、100.00%较对照组的61.25%、增生性息肉组的60.00%显著性提高(P<0.05),实验组PGⅠ、PGR分别为(80.33±14.89)ng/mL、(5.05±1.67)较对照组(115.34±15.70)ng/mL、(7.43±2.11)显著性降低(P<0.05),实验组、对照组PGⅡ分别为(15.80±3.23)ng/mL、(17.61±3.20)ng/mL无显著性差异(P>0.05),炎性息肉组、腺瘤组PGⅠ、PGR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H.pylori感染及血清胃蛋白酶原浓度检测对胃息肉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锁式零切迹颈椎融合器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颈椎病行手术治疗病人3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病人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自锁式零切迹颈椎融合器组(观察组)和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颈椎钢板内固定组(对照组),各15例。比较2组病人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前和术后3 d,2组病人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和6个月,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和P<0.01)。术前2组病人日本骨科学会评分法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3个月和6个月,观察组日本骨科学会评分法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手术前后各时点颈椎曲度、椎间隙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术后各时点的颈椎曲度和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术后3个月,观察组病人生理功能、躯体角色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功能和心理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自锁式零切迹颈椎融合器治疗颈椎病手术创伤小,病人术后神经功能和恢复效果较好,颈椎曲度和椎间隙高度得到明显改善,同时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